湘阴文星镇:千年吏治中的移民融合样本

ly0730  2016-1-26
0

古镇 湘阴文星镇

湘阴千余年的历史演变中,有大量移民的足迹。追索明清时期,政府对移民如何引导,土地如何分配,外乡人与当地土著如何融合,这对于今天的城镇化,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向度。

潇湘晨报记者 卜盎 湘阴报道

湘阴县,文星镇,三井头。
盛夏午后的烈日,恣意挥洒在这座千年古镇的每个角落。文星镇作为原湘阴县城主体,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而三井头则是这座古老县城中最为繁华与喧嚣的中心点。 
“在我们小时候,如果来了湘阴没来三井头,就等于没来。”82岁的蒋爹,一直居于三井头,如今的他租下了靠近主街的一处有着百年历史的门面,做着自己的粮店生意。在这条宽不足50米的窄街中,一侧的百年老宅彼此紧挨,斑驳的墙体,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沧海桑田。
穿越时空,回望历史。在三井头的繁盛背后,映衬着湘阴这座千年古城的兴衰更替。其间,历代移民的迁入,是湘阴这座古城源源不断的鲜活推动力。
战乱之后,吏政主导下的“移民潮”
较之于现代社会,中国历史中的人口大举迁移往往与自然灾害或战争直接相关。
始于明朝初年的江西籍人士大举迁入湘阴县,则是因为经过战乱和朝代更迭,新王朝上台后,出于恢复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需要,由上而下,由官府引导的移民大潮。
谭其骧,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早在1931年,他就对湖南人的来源进行过详细分析,在其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论文《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中,明确提出,“江西人之移入湖南,其原因几纯为经济的。江西而外,外省人之移入湖南,则经济的原因之地位较低,另有政治的原因在焉。”
《明太祖实录》中也有记载,元末明初,洞庭湖区范围内人口出现过剧减。主要是由于朱元璋的部队与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在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造成了湖区人口锐减和大迁徙——“原土著居民散亡,田园荒芜,耕种者少”。战争结束,政权交替完成之后,地方农业生产恢复成头等大事。明朝洪武年间,在朱元璋系列吏政引导之下,江西等地居民大量进入湖南,即所谓“江西填湖南”。
《湘阴县志》对此亦有描述:“明太祖朱元璋鼓励开荒,将召民垦荒多少作为赏罚地方官吏条件,时有江西丰城、吉安一带人民纷纷迁移湖南落业,湘阴人口大增。”
另据清光绪《湘阴县图志》记载,是时湘阴198族中,有129族系明代自江西迁入。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龚胜生认为,历史人口迁移是历史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最直接的动力。通过对121(原文应为笔误)~1375年间湘阴县外来氏族移民过程与空间分布的分析,他发现:氏族移民无论是直接迁入还是辗转迁入,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土地和生存而来;67.12%的氏族祖籍江西,地缘上的亲和力和血缘上的凝聚力导致了氏族移民迁出地的邻近性和入居地的集聚性;69.16%的外来氏族在明代迁入,后唐同光年间、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为三个氏族移民高峰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氏族移民来源地,不同时期的氏族移民入居到不同的地理空间。
上述结论被写入《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一文。根据研究,湘阴绵延数百年的移民迁移历史中,移民的进入分别有三种路径:直接迁入,即从原籍地直接迁入湘阴县,迁移过程一步到位,这一方式约占八成左右;中转迁入,指从原籍地先迁移至他处,再经若干年或若干代后进入湘阴县;回归迁入,即某个氏族原籍湘阴,其先祖外迁多年后,后裔回归湘阴。
“包括文星镇在内,湘阴全境之内,算到祖上,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从江西迁入的,所以才会有洪武迁乡,江西填湖南这段历史。”
祝干湘,原任湘阴县文化体育局局长,目前担任湘阴县委党史联络组成员。他告诉记者,“我家就是江西移民,虽然不能追溯到明朝那么远,但我父亲就是从江西迁入湘阴的。”
祝干湘说,虽然对于自家祖上没有特别考证,但自己的父辈因为抗日战争等原因,辗转进入到湘阴境内,最终驻足,在此繁衍生息。而在记者此后的采访中,也遇到多位湘阴人告诉记者,其父辈或祖辈原是江西人士。


回复 23   只看赞同
游客  现在
 


湘ICP备14010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