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八景 你可对得上号?

ly0730  2016-1-26
0

叶旭峰摄


湘北山水,洞庭形胜,声名远播,“湘阴八景”,人文自然,荟萃罗城。走进景点,十分养眼清心,含英咀华。


二湖映月,双塔凌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偌大的东、西二湖,选择着月光之夜——“二湖映月”。古人喜作月下之游,诗情画意心海涌起,随同月光波影耀动。“二湖映月”柔美之致,古月在水构成一湖字,湖上风光当有月照为瑰美幻丽,何况二湖映照,更加异彩纷呈了。此景使人定睛湖面,仍捉摸不定湖中有多少碎金散银般泛发光芒。


第二景是“双塔凌云”。湖东岸有文星塔,城西北湘江洲岸有状元塔,它们高高耸立。两景点自然过渡,由湖中向湖岸,“塔”又成了视角连线。“双塔凌云”可谓壮美,令人仰望高指的塔尖,心性向上。第一景为自然湖上风光,第二景到了人工文化构建,柔美之情转向雄壮之志,一柔一刚,共叙刚柔相济之道。世易时移,古月仍出东山之上,两湖潋艳,双塔不隋青云之志,屹立坚挺。


三峰耸翠,九埠垂青


第三景叫“三峰耸翠”。状元塔临湘水靠三峰。三峰之名状笔架之形,先人曾于此山顶设置大木棚,形同搁置毛笔的架子,其文饰与山下鼓励儒生进取的状元塔有了呼应。


第四景叫“九埠垂青”。“垂青”一词古谓十分看重,可见此处。从三峰宝塔往南,湘江边诸多航泊站点历历在目,它们沿岭下墈,其大小窑货码头、漕溪汇涉桥港口、西门南门船埠、洋沙湖口岸等,如珍玉吊缀青碧锦江畔。


此两景之叙突出一片绿色、一派生机,是深山也是闹市,出财富多商旅,被人看好器重。“三峰”重在此地宜安身立命,修炼文治,“九埠”重在可通江达海,出路四方。“三峰耸翠”景观高山仰止,“九埠垂青”则要游目骋怀了。山岚水泊,共织一副高耸云端横无际涯的山水巨幅,仿见居者行人隐现其间,有出将入相瑞祥。今天三峰已成岳洲窑冠名词,沿江码头老名不失,船只如梭,人气旺盛。


有先生言“湘阴八景”各景点之名,共编成四副对联,顺序不可移易。第一、二景,第三、四景、名目已成对字形式,第五景印“与第六景”,第七景与第八景也如是观。




五魁捧印,长桥卧虹


洋沙湖口岸处见五魁山。此山还与东、西湖披山带水,相与邻伴,湖中长长石堤桥随之入月。“五魁捧印”——言其五座小山丘碧螺青黛,似威武头盔在肩,拟为五名举子,在水一方相拥城关,城关地势俨如大印一枚。此景之谓,意味这处人杰地灵,风水看好,精英辈出。“长桥卧虹”——即谓从东门口邓婆桥至文星塔下七孔桥,一溜长长石桥大堤横跨大湖,如天上彩虹伏卧,不仅河汊可越,还美赞人造之物巧夺天工。虹是祥兆,天路变通途,美梦可成真。“五魁山”今朝更好看,郁郁葱葱,清新气朗,湖心桥堤,有车飞驰,绿树荫隐,腾达之路更坚更美。


“五魁捧印”之说将地设的自然物人格化理想化,“长桥卧虹”将人巧比作天造,两景有物我一体,天人合一之义,在此上、下联里共同倡明“天地人和”。景点寓寄灵魂,就成了鲜活生命的美丽载体,其中华诗联形式是支撑精神大厦硬件。


杜公垂钓,渔叟收筒


第七景“杜公垂钓”与第八景“渔叟收筒”形成联之反对,渔与不渔,各取所需。诗圣杜甫可能一边构思沉郁顿挫的诗句,一边沉钩江河,垂涎罗湘鱼味,那渔翁不去撒网打鱼,收起了浮筒——此景有典,史志:洞庭翁卓先生过洞庭,月色茫茫之际,见有一渔叟泛舟其旁,便问他有鱼否,答曰:“无鱼有诗。”渔叟还敲打起器具作起乐来,其声脆响,音符纷飞,月光乱舞,他歌道:“八十浪沧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卓先生问其名姓,不答而去,很是飘拂。他看惯秋月春风,笑对人生乘除,穿越芦荡江天,潇洒豁达,收钓了,他似隐者无拘无束,淡泊名利得失。当然人们也喜欢杜甫,垂钓之后又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之类诗篇,要为社稷大干一场了。两景一入世一出世都与“诗”有关,然而各有所向,上联有儒下联重道。诗人为渔,渔者为诗,也可谓人生互补、精神调剂吧。可见儒道并行不悖,甚至可相融相洽。


此两景人物早逝,但在烟波浪声中依然可见一代诗人与一介渔夫的大型石雕,两尊“隐形金刚”,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景点名目贵在不事神秘,不弄虚玄,却能无中却有,直入心境,于人们心头打造胜况,平常举止,些小故事,与绿水青山存照印影,引发游众的高度审美与深刻领悟,进入自我催新境地。


“杜公垂钓”景点在邓婆桥附近,与“长虹”咫尺之间,可见迢迢湘水莽莽洞庭,渔叟出没处。景名制作者顺其自然,各景点之间过渡无痕。“顺”人的能动作用,要去寻找规律与轨迹,非为听任之意。“八景”措词无为之为,于是有了博大精深,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顺畅遨游开阔的诗画中。


第八景故事背景在月下,与第一景月色相呼应,“湘阴八景”之叙浑然一体,俨如古诗一首。“月”为阴,阴养育万物,“八景”以月开篇收尾,文理当然,也不失紧扣“湘阴”之妙。四副对联藏秀,引导人们步入胜景,以览湖始到近湖边“收筒”,似圆非圆。景景陶冶情操、激励志向、鼓舞信心、增加智慧,正能量充满阳光。“湘阴八景”之名实确证了湘阴“楚南首治,文献之邦”美誉不虚,无愧湘罗湖山文化精品。


( 作者 何文俊 系湘阴一中退休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原题:《走进湘阴八景))

回复 208   只看赞同
游客  现在
 


湘ICP备14010831号-1